1. 首页 > 星座屋 > 文章页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骂人的吗(有素质骂人特别狠的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骂人的吗,物以类聚是骂人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在古代,文人是怎么做到不用脏字还能骂人的,有什么典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骂人的吗在古代,文人是怎么做到不用脏字还能骂人的,有什么典故

人有喜怒哀乐,文人当然也会有和人争执的时候。与我们吵架时的激烈的“粗鄙之语”相比,文人争吵时使用的语言武器要文雅诙谐得多,颇有些绵里藏针的意味。


沈昭狂瘦

晋朝时期,有一个人叫作沈昭略。这个人恃才傲物,非常的狂妄。他喜欢喝酒,经常耍酒疯。有一次他又喝醉了,拄着拐在路上走,正好看到王约了。他酒劲上来了,睁开眼睛盯着王约,说道:“你就是王约吧。你这个人怎么又肥又笨呢?”

王约心里不忿,随后反击说:“你就是沈昭略?你这个人怎么就又瘦又狂呢?”

沈昭略哈哈大笑:“说你笨你还不相信。我再瘦也比肥好,再狂也比笨好,怎么说都比你强啊!”

王融

还有一次,沈昭略到王僧佑家里做客。他看到王融也在,就指指点点,问王僧佑:“这个人是谁啊?怎么跑你这里来了?”王融心气颇高,对沈昭略说:“我是太阳,生长万物。你怎么会不知道我?”沈昭略轻描淡写地说:“不知道这件事,我还是吃蛤蜊吧。”王融随后反击:“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你在东海出生,确实应该和这些蛤蜊待在一块。”

王导

王葛交讥

晋朝的王导和诸葛恢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插科打诨,就聊到了各自的家族姓氏。二人都是出自世家大族,都说自己的姓氏好,争论不休。

诸葛恢

当时他们两个人被称为“王葛”。王导就以此为根据说:“当然是‘王’好了,要不怎么别人都说‘王葛’,把王放在最前面呢?”诸葛恢闻言,灵机一动,反驳道:“人们还常说‘驴马’呢。难不成驴子的价值比马还要珍贵吗?”王导于是无言以对。

苏东坡

东坡巧对

苏轼在被贬到黄州的时候,认识了佛印和尚,两个人成为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两个人乘着小舟在江里游玩。苏轼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折扇上有苏轼亲自写的诗。佛印和尚朝苏轼要这把扇子。苏轼没多想,就递给佛印。佛印转头就把扇子丢进水里,笑着和苏东坡说:“水流东坡诗”。谐音“水流东坡尸。”和苏东坡开了个玩笑。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

苏东坡当然要反击,可是怎么想也对不上来。终于在船要靠岸的时候,苏东坡看到岸上有一只野狗在叼着骨头。他抚掌而笑,指着狗对佛印说:“狗啃河上骨。”谐音“狗啃和尚骨。”报一箭之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骂人的吗

不是,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拼音:wù yǐ lèi jù,rén yǐ qún fēn。用于比喻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释义: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

扩展资料:

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淳于髡,为人正派,善于言辞。有一次,他听说齐宣王要招贤纳士,就在一天之内,推荐七名贤士给齐王。齐王感到奇怪,就对淳于髡说:“你一天之内竟举荐七人,如何能使人相信他们都是贤士呢?”

淳于髡笑了笑说:“鸟儿总是同类的聚在一起,野兽也是同类的在一道行走。如果到沼泽地里去找柴胡、桔梗一类的药材,那一辈子也找不到一根;如果到睾黍山、梁父山北坡去找,那就多得用车子也拉不完了。

一切事物都是同类相聚的。我淳于髡就是贤士类中的人,成天与贤士生活在一起,让我找贤士就如同让我到河里打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容易。我要向大王推荐的贤士,哪会只是这七个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