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急需关于李广的故事塞下曲中李飞将军什么样的人关于动物的成语!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
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
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
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
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2、射石搏虎
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
过后再射,他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从此,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最终竟也射死了这只虎。
3、后悔杀降
李广是汉朝著名的将军,战功赫赫,但是又极具悲剧性,一生无法封侯。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汉朝攻匈奴以来,我没一次不参加,可各部队校尉以下军官。
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因攻打匈奴有军功几十人被封侯。我不比别人差,但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的骨相不该封侯吗?还是本命如此呢?”
王朔说:“将军回想一下,曾有过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一天把他们杀光了。
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4、苦战无功
郎中令石建去世了,于是皇上征召李广接替石建作郎中令。元朔六年,李广又调任为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郡出击匈奴。各将领多有杀敌俘敌达到标准因功封侯的。
而李广的部队没有功劳。过后三年,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发,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和李广同行,分两路走。走了大约几百里。
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骑兵包围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恐惧,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快马冲击敌人。李敢独自带了几十名骑兵飞奔而去,直穿匈奴骑兵的包围圈。
抄出敌军的左右两翼而回,报告李广说:“匈奴人容易对付。”士兵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着四外,匈奴猛攻他们,箭下如雨。汉兵死亡的超过一半。
汉军的箭也快用完了。李广便命令士兵把弓拉开,不要放箭,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敌人的副将,射死了几个,匈奴人渐渐松懈。恰巧天色黑了下来,军官士兵都面无人色。
可是李广的神气同平常一样,更加精神振奋地指挥军队。军中士兵很佩服他的勇气。第二天,继续奋力战斗,张骞的军队也到了,匈奴军队才解围而去。
汉军疲乏了,不能去追击。这时李广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去。按汉朝的法律,张骞耽误了预定的日期,当处死刑,出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的军功和罪责相当,没有封赏。
5、历任七郡
李广历任七个郡的太守,前后四十多年,得到赏赐立即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一起。家裹没有多余财物,一生不谈购买产业的事。李广身材高大,长臂,具有善射箭的天赋。
就是子孙和其他人向他学习射箭,也都赶不上他。李广寡言,不与人多说话,和别人在一起住,就在地上画作战阵图,射箭比射的面宽窄,输了罚酒喝。专门以射箭作游戏。
带兵行军,遇到断粮缺水时,见了水,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上饭,他不尝一口饭。对待士兵宽厚不苛,士兵因此喜欢替他办事效力。
他射箭,看见敌人,不到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射,一射就要应弦倒地。因此,他带兵作战,多次被敌人围困,连射猛兽,也几次被伤害过。
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李广
,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从军抗击匈奴。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升为汉中郎,以骑士侍卫皇帝。多次跟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汉文帝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刘邦)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景帝时期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虽有功,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封赏。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hún)邪(yé)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史记·李将军列传》)于是被任为上郡太守。后李广又在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匈奴入侵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几十里后被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李广说:“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李广射石图
[1]不敢击我。”(《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李广又下令道:“皆下马解鞍!”(《史记·李将军列传》)他手下的骑兵说:“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说:“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骑兵果真不敢冒攻。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李广等人全身而退体现了其临危不乱且有急智的良好品质,但“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身为主将冒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此不可取。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任未央宫的卫尉。这时程不识也任长乐宫卫尉,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领军队,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方法。程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但如果匈奴进攻,大军没办法抵挡。程不识则以严格治军而闻名,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晚上敲刁斗巡逻,军中事务繁琐,却不怕匈奴进犯。可是士兵却苦于程不识之严,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这是程不识对老战友李广委婉的批评。程不识景帝时因数次直谏而被任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于文法。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汉用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塞。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最后军臣单于察觉了汉军的谋划撤退,马邑之围无功而返。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军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首次出征,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700人。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但李广展现出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的由来。李广赋闲期间,曾和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蓝田南山,今陕西蓝田县东。蓝田南山是显官屏居游乐李广像
[2]的地方。魏其侯窦婴谢病,亦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中隐居游玩。曾有一次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夜间宵禁,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大声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屯兵渔阳的韩安国。于是皇帝召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然后向皇帝上书谢罪。皇帝回报说:“将军,是国家的爪牙。《司马法》讲:登车不抚车前横木以礼敬人,遇到丧事不根据亲疏关系穿规定的丧服,振兵兴师去征伐不顺服的人,出征时,要统率三军之心,协同战士之力,这样才能做到一怒千里惊惧,威振则万物归顺,是以名声显露于夷貉,神威使邻国畏惧。报仇除害这是我期望于将军的,您若叩头请罪,这岂是我所指望的!”看来皇帝并没有因此而责备李广,倒欣赏他的这种做法。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广心胸的狭窄。同样是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狱吏田甲辱安国。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后韩安国被拜为梁内史。田甲知后,逃走。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笑着说:“你给我洒泡尿看看。”韩安国不仅放走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这就是成语死灰复燃的由来,韩安国受辱后展现的是其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但李广却做不到。李广任右北平太守后,匈奴畏惧,避之,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射箭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也终竟射死了这只虎。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闭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李广像
不久,郎中令石建死,李广被任命为郎中令,“郎中令”是掌管宫殿门户的官,但实际权力很大,是皇帝禁内的主要职能官员。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李广再为后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大多因立功而被封侯,而李广军无功而还。公元前121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副)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意气自如,更加致力于整饬军队。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第二天,他又和敌兵奋战,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才赶到,解了匈奴之围。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博望侯张骞延误行程,当斩,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封侯,当年同他一起为汉中郎的堂弟李蔡,“蔡为人在下中”,“下中”,即《汉书古今人物表》之第八等,下等之中。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景帝时,李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后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位至三公。李广的许多部下也被封侯,而李广却未得爵邑,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说:“自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王朔说:“将军想想难道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么?”李广想想说:“我为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引诱他们投降,来降的有八百多人,在他们投降的当天我就杀了他们。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事。”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已降的人更大了。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了。”元狩四年(前119年),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击匈奴。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他年老未被启用。后来武帝终于任命其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出塞,卫青得知单于的驻扎地,卫青决定自率部队正面袭击单于,而命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东路道迂回且远,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希望做为先锋正面对抗单于,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可是武帝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出征时总是遇到各种状况,暗地里嘱咐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正面对阵。李广坚决拒绝调动。卫青不接受他的请求,命令长史下道文书,让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照文书说的办。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动身了,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部队因无向导或者向导死亡(军亡导),迷失了道路,落在大将军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漠北之战,卫青“见单于兵陈而待”,李广赵食(yì)其(jī)却“失期”战时不曾赶到,卫青当机立断,创造性地运用车骑协同的新战术,命令部队以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而令5000骑兵出击匈奴。伊稚斜单于乃以万骑迎战。此战汉军追击200余里,俘斩敌军1.9万余名,但伊稚斜单于“视汉兵多面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临,跨上一匹善于奔跑的精骑,率领数百壮骑杀出重围向西北方向逃去。卫青乘胜向北挺进,攻入颜山(今杭爱山南面的一支)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汉军在此驻留一日,然后放火烧毁赵信城及城内未能运走的余粮,回师南下。到达漠南之后,卫青与李广、赵食其会合。会合后,由于要向武帝汇报此战的经过,卫青派长史拿了干粮酒食送给李广,顺便问起李广等迷路的情况。李广没有回答,卫青便“使长史急责广之莫府对簿”,“之”,前往。“簿”指文书法令。这里的“莫府”,有两种可能性,一为卫青的幕府,一为李广的幕府。两幕府都有文书为依据,皆可对质。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墓
李广回到军部,对他的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笔利如刀的主办文案的官吏)。”(《史记·李将军列传》)言毕引拔刀自刎。李广部下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无论老者青年,皆为之流泪。李广有子三人,长子李当户早死,有遗腹子李陵。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也先于李广而死。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李广死时,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李广死第二年,李广的弟弟李蔡因罪自杀,之后李敢代李广为郎中令。不久,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卫青却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当时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宠,武帝辨说:“鹿触杀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李广墓
李广墓位于宝鸡市城南石马坪。李广墓建于何时,史无记载。这座李广墓是衣冠冢墓,墓地有高达6米的碑塔一座,塔前有祭亭三间,均为三十年代初建造。墓地中央是一高约10米,周长25米左右的半球形坟堆,四周砌以青砖,青草盖顶,庄严肃穆。墓前竖立清乾隆已未年问重建“汉将军李广墓”和蒋中正题“汉将军李广之墓”两块石碑。墓地祭亭门前有两匹汉代石雕骏马,造型粗犷,风格古朴,但现已磨损残缺,略具形式了,石马坪也因此而得名。
【鞭打快牛】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丙吉问牛】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伯牛之疾】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搏牛之虻】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笔误作牛】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版筑饭牛】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着述之富。
【吹牛皮】说大话,闲聊天。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槌牛酾酒】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
【草入牛口,其命不久】草进到牛嘴里,牛一定会把它吃掉。比喻难以逃脱厄运。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蚕丝牛毛】比喻多而细密。
【床下牛斗】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对牛鼓簧】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带牛佩犊】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虫蛀鸟啄能使梁柱毁坏,蚊虻的叮咬可使牛羊奔跑。比喻微小的有害因素,可以酿成大祸。
【风马牛】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饭牛屠狗】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呼马呼牛】呼:称呼。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黑牛白角】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汗牛充屋】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黑牛生白犊】黑色的母牛产下白色的牛犊。旧时迷信,指吉祥的预兆。
【汗牛塞栋】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汗牛塞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非常多。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呼:称呼;可:可以。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指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还是按自己意愿去做。
【函牛之鼎】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呼牛作马】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襟裾马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裾马襟牛】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瘠牛偾豚】瘠:瘦弱;偾:扑倒,压垮;豚:猪。再瘦的牛也能把猪压垮。比喻以强欺弱。
【九牛拉不转】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瘠牛羸豚】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九牛一毫】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鸡尸牛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茧丝牛毛】形容功夫细密。
【蠒丝牛毛】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鲸吸牛饮】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马浡牛溲】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卖刀买牛】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鞍马劳顿】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劳神】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弊车羸马】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敝车羸马】敝:破;羸:瘦弱。破车劣马。比喻清廉俭朴。
【弊车驽马】弊:破;驽马:劣马。破车劣马。比喻处境贫穷。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宝马雕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百马伐骥】许多马围攻一匹好马。比喻许多小国围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攻击一个有贤德的人。
【白马素车】驾白马,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其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之中。后一般来代称“钱塘潮”。也指丧事用的车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班马文章】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兵强马壮】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避世金马】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不食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不识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车尘马足】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车驰马骤】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车怠马烦】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怠:通“殆”。同“车殆马烦”。
【车殆马烦】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车烦马毙】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车攻马同】攻:坚固,精致;同:齐聚。车子坚固精致,马又齐整雄壮。比喻军容之盛。
【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才高倚马】文才比倚马可待的袁虎还高。形容文思敏捷。
【窗间过马】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抽简禄马】抽简:抽竹简占算;禄、马:“禄存”与“天马”,旧时算命用语。指为人算命。
【寸马豆人】寸、豆:比喻小。一寸长的马,像豆子大小的人。形容画中远景人、物极小。
【车马辐辏】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策马飞舆】指驾马车疾行。
【车马骈阗】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车马如龙】车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驰马试剑】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车龙马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吹牛拍马】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车如流水马如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车填马隘】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车尘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车辙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钿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东风吹马耳】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斗鸡走马】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代马不思越】代:古国名,在今河北蔚县、山西东北部一带,泛指北方;越:古国名,泛指南方。北方所产的马不思念南方。比喻眷恋故土。
【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大马金刀】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得马失马】指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得马折足】指因福而得祸。
【得马生灾】指因福而得祸。
【代马望北】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代马依北风】代:古国名,泛指北方。北方所产的马总是怀恋北边吹来的风。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它乡。
【代马依风】代:古国名,泛指北方。北方所产的马总是怀恋北边吹来的风。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它乡。
【单枪独马】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单枪匹马】见“单枪匹马”。
【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单人独马】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单人匹马】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打下马威】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短衣匹马】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二童一马】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风吹马耳】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风车雨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风车云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杯弓市虎】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抱虎枕蛟】枕:以头枕物;蛟:古代传说中的独角龙。双手抱着老虎,送枕着蛟龙。比喻处境危险。
【伴君如伴虎】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随时有杀身之祸。指大人物喜怒无常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同“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垂饵虎口】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刺虎持鹬】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豺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柴虎肆虐】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一样横行不法。
【鸱目虎吻】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除狼得虎】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林乳虎】乳虎:尚在吃奶的小虎。走出树林的小老虎。比喻勇猛的小将。
【藏龙卧虎】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螭盘虎踞】犹虎踞龙盘。《法书要录》
【鸱视虎顾】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初生之犊不惧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初生之犊不畏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耽耽虎视】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眈眈虎视】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雕虎焦原】指壮士履险。
【调虎离窠】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断蛟刺虎】指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雕龙绣虎】比喻写作豪放雄健。
【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形容由于取得了胜利而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
【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打死老虎】比喻打击失势倒台的人。
【大贤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穷:没有出路。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深山里,放出老虎来护卫自己。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恶虎不食子】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饥鹰】比喻凶残贪婪。
【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比喻迅猛贪婪。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饿虎之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冯河暴虎】犹言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伏虎降龙】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放虎遗患】放掉老虎,留下后患。
【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放虎自卫】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官虎吏狼】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抱头鼠窜】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虫臂鼠肝】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乘车入鼠穴】坐车进入老鼠洞。比喻不合情理,无法办到的事。
【城狐社鼠】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痴鼠拖姜】痴:无知;拖:拉。比喻人不聪明,还自找麻烦。
【鸱鸦嗜鼠】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鸱张鼠伏】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掉头鼠窜】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奉头鼠窜】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孤雏腐鼠】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官仓老鼠】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狗逮老鼠】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狗盗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过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狗鼠不食汝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孤豚腐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同“孤雏腐鼠”。
【狗头鼠脑】比喻奴才相。
【狗偷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同“狗盗鼠窃”。
【狗捉老鼠】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抱鸡养竹】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一到任就叫里正代他抱小鸡养竹子,自己坐收渔利。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蠢若木鸡】形容神貌呆笨。
【独鹤鸡群】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独鹤鸡羣】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能或仪表出众。参见“鹤立鸡羣”。
【打鸡骂狗】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戴鸡佩豚】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斗鸡养狗】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斗鸡走狗】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斗酒只鸡】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斗鸡走马】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斗鸡走犬】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呆如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呆似木鸡】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断尾雄鸡】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缚鸡弄丸】缚:捆绑;弄丸:耍弄弹丸。比喻轻而易举。
【缚鸡之力】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
【凤毛鸡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晦:黑暗;已: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白兔赤乌】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东门逐兔】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动如脱兔】比喻行动敏捷。
【待兔守株】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得兔忘蹄】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龟毛兔角】乌龟身上生毛,兔子头上长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获兔烹狗】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狐兔之悲】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狐踪兔穴】喻指坟墓。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急兔反噬】噬:咬。比喻被逼走投无路的人会掉头采取反击行动。
【见兔放鹰】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狡兔死,良犬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狡兔三窟】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狡兔三穴】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同“狡兔三窟”。
【不辨龙蛇】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拔草寻蛇】祥见:拨草寻蛇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巴蛇吞象】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